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人生第一場馬拉松總是讓人既興奮又緊張!無論你是第一次挑戰 10K、半馬 (21K) 還是全馬 (42K)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準備重點。對新手馬拉松跑者來說,訓練方式、裝備選擇、比賽當天如何應對,可能讓人摸不著頭緒。別擔心,這篇新手馬拉松指南會用簡單易懂的方式,帶你了解如何有效訓練、挑選適合的跑步裝備,順利完成屬於你的里程碑!跑步是個人化的旅程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王道!
無論目標是 10K、半馬還是全馬,馬拉松訓練的關鍵在於「循序漸進」。新手跑者不能一開始就操之過急,否則可能引發脛骨壓力症候群或跑者膝等傷害。一般建議,10K 訓練需要 6-8 週,半馬約 12 週,全馬則需16-20 週。每週跑量增加不超過 10%,例如半馬訓練可從第 1 週慢跑 5K,第 4 週進展到 10K,第 8 週挑戰 15K。同時,每週安排 1-2 天休息,讓肌肉有時間恢復,避免膝蓋或腳踝出問題。
跑步訓練不只是「一直跑」,需要搭配不同類型的課表,提升耐力與速度,讓身體更適應比賽需求。
✅ 長距離跑 (Long Run):每週安排一次,比賽前 4-6 週時,10K 目標者可練到 7-8K,半馬目標者跑15-18K,全馬則挑戰 30-32K(避免超過 35K 以免恢復過慢)。這能提升耐力,讓你習慣長時間運動。
✅ 間歇跑 (Interval Run):以較快速度跑一小段後慢跑恢復,例如 400 公尺快跑 + 400 公尺慢跑,重複 6-8 組,提升速度與心肺耐力。
✅ 節奏跑 (Tempo Run):用「稍有挑戰但能維持」的速度跑,能提升乳酸耐受度,幫助你在比賽中保持穩定配速。
✅ 核心與肌力訓練:強壯的核心和腿部肌肉能維持良好跑姿,減少受傷風險。深蹲、弓步、棒式 (Plank) 是跑者必練動作!
比賽日當天,合適的跑步裝備能讓你跑得更順、更舒適,少一點「折磨感」,多一點「暢快感」!
選鞋的關鍵在於「避震」、「穩定性」和「適合自己的足型」。
新手選鞋3原則:
選適合自己腳型的鞋款:內旋 (足弓低)、正常足型、中足弓 (高足弓) 都有不同鞋款,務必試穿確認。
避免新鞋直接上場比賽:新鞋需要適應期,建議賽前至少穿 2-3 週,跑 20-30K 確保合腳,且比賽前 1 週別穿全新鞋。
輕量 & 緩震是重點:跑全馬或半馬時,避震好的鞋能減少腳部衝擊,跑得更省力。
推薦品牌:Nike、Adidas、ASICS、Saucony、Brooks 等,都有適合不同足型的馬拉松跑鞋!
馬拉松比賽日從清晨開始,氣溫可能忽冷忽熱,穿對衣服能讓你跑得更舒適。
▲ 馬拉松穿搭原則
上衣選擇排汗速乾材質,避免棉質衣服吸汗後變重、悶熱。壓縮衣能減少肌肉震動,跑長距離時較不易疲勞。
短褲 vs. 壓縮褲?短褲透氣、靈活性高,壓縮褲能支撐腿部肌肉並減少乳酸堆積,新手跑者可依習慣選擇。
襪子很關鍵!跑步專用襪能防止水泡、減少摩擦,避免賽程中腳痛難耐。
▲ 馬拉松必備裝備
跑步腰包/水袋背心:放能量膠、補給品,長距離跑時超實用。
運動眼鏡:防止陽光直射,讓眼睛更舒適。
帽子 & 護腕:吸汗、防曬,夏天跑步必備。
▲ 減少跑量:比賽前 7 天,訓練強度逐漸降低,讓身體恢復最佳狀態。
▲ 飲食調整:比賽前 2-3 天增加碳水化合物(如義大利麵、地瓜、糙米飯),提升肝醣儲備,避免油膩、高纖食物以免腸胃不適。
▲ 睡眠充足:比賽前 2 天特別重要,睡滿 7-8 小時,讓身體進入最佳狀態。
▲ 心理調適:視覺化比賽過程,告訴自己「我準備好了」,增強信心,避免過度焦慮。
▲ 提早到場:比賽開始前 1 小時到達,先熟悉環境、熱身,避免因找不到起跑點而緊張。
▲ 早餐要吃對:比賽當天吃熟悉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香蕉、吐司、燕麥,避免油炸或乳製品以防腸胃不適。
▲ 記得上廁所:長距離賽事,賽前排空能讓你跑得更舒服。
▲ 起跑別衝太快:新手常因興奮全力衝刺,結果後半段崩潰。記住「前慢後快」,按自己的節奏跑。
▲ 補水要適量:每 15-20 分鐘喝 150-200ml 水,避免一次喝太多負擔胃部。跑半馬或全馬時,可適時補充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。
▲ 補充能量:比賽超過 60 分鐘,建議每 30-40 分鐘吃一次能量膠,避免體力耗盡。
恭喜完賽!但跑完馬拉松後的恢復也很重要,做對了才能快速調整,避免受傷。
▲ 緩步走 5-10 分鐘,讓心率逐漸恢復,避免突然停下導致頭暈或血壓下降。
▲ 拉伸放鬆:針對腿部、大腿、臀部肌群做 10-15 分鐘伸展,減少肌肉痠痛。
▲ 先補充水分:跑完易脫水,先喝水或運動飲料補充流失電解質。
▲ 碳水 + 蛋白質:賽後 30-60 分鐘內吃飯糰、優格或蛋白飲品,加速肌肉修復。
▲ 睡好睡滿:比賽後 1-2 天是恢復黃金期,好好休息。
▲ 輕鬆活動:隔天散步或騎腳踏車,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痠痛。
完成人生第一場馬拉松是超棒的成就!無論是10K、半馬還是全馬,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,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。這篇新手馬拉松指南希望能助你順利完賽,跑出屬於自己的里程碑!
A: 這取決於你的目標距離!一般來說,10K馬拉松訓練需要6-8週,半馬 (21K) 建議12週,而全馬 (42K) 則需要16-20週。關鍵是循序漸進,例如從每週跑5K開始,逐步增加到目標距離的70-80%,並搭配休息日避免受傷。新手跑者若沒基礎,可多花幾週打底,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馬拉松訓練節奏!
A: 對新手來說,跑鞋絕對是跑步裝備中的重中之重!一雙避震好、穩定性佳且適合你足型的跑鞋,能減少腳部衝擊,避免跑者膝或水泡等問題。其他如排汗衣物和跑步腰包也很實用,但跑鞋沒選對,可能直接影響比賽表現。所以,賽ㄌ前至少試跑20-30K,確保鞋子合腳再上場!
A: 避免受傷的關鍵在於「循序漸進」和「全面準備」。馬拉松訓練中,每週跑量別增加超過10%,並搭配核心肌力訓練(如深蹲、棒式)強化腿部與穩定性。挑選合腳的跑鞋也很重要,避免足部壓力過大。比賽前若感覺不適,別勉強,休息一天比硬撐更划算!